为深度探索挖掘淄博文旅资源,发扬齐文化,7月18日,齐韵有声实践团前往蒲松龄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蒲松龄纪念馆坐落于淄博市淄川区,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郭沫若先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一生著作甚丰,除代表《聊斋志异》外,还有诗词歌赋、杂著俚曲等著述二百万余言。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生活展览馆,其涵盖蒲松龄求学、婚姻、应试的一生,展馆中还陈列蒲松龄生平日常用品、原建筑留存照片、著作手稿等,仿佛与一个活灵活现、生动非凡的蒲松龄进行隔时空对话。
《聊斋志异》起源于一个名为“聊斋”的茶馆。为了搜集这些珍贵的素材,蒲松龄先生开设了一间别具一格的茶馆,并立下了这样一个规矩:来此品茶者,无需支付银两,只需讲述一个自己亲身经历或听闻的奇异故事作为交换。他将这些故事一一记录下来,经过精心雕琢与编排,最终汇聚成了一部传世巨著--《聊斋志异》。书中不仅有狐仙鬼怪的奇幻之旅,更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反思,将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政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为官者要以德修身、以德为政。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蒲松龄虽未入仕,但他通过著书立说、身体力行的方式“施于有政”其聊斋文化蕴含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讲信修睦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此次参观对实践团成员来说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积累与拓展,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作者:曹译淇 李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