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机械化、工厂化的大规模非遗制作逐渐普及至百姓身边,传统非遗手艺在时间的延续下日益萎靡,非遗事业与非遗技术逐渐成为快时代与高生产的历史旧物。我们此行的重点——纬编,便属于传统非遗手艺。为了探究纬编目前真正的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纬编技艺,领会纬编文化的恢弘魅力,7月18日,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实践团,特地前往东营市胜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纬编基地进行探访研究、参观领略。
实践团成员来到纬编基地后,首先便由社区的李光祥老师积极引进,对其讲解相关技艺与文化,并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通过纬编手法制作的一些精细作品,以及紧随时代潮流的纬编文创。整个讲解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仿佛走进了纬编技艺发展的时光隧道,走入了民俗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
随后,实践团成员分组展开参观工作,在进行拍摄与记录的过程中,李老师也热心向成员讲解有关纬编技艺的悠久历史和传承文化,纬编基地承载的纬编文化是繁多的,有巧夺天工芦苇编织而成的画作,有精简小巧芦苇制成的收纳筐,还有一些通过精湛的技法编制的芦苇蓑衣与苇席,而这东营苇席编织技法,流传最是悠久,据史书记载,明武年间,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利用芦苇投入编织行业,苇席又有诸多花样,特别是坑席,可谓家喻户晓。李老师讲解到,这纬编手艺是很讲究技巧的,编制时,常运用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二法,隔二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三抬四法等,当时的人们便由此通过走街串巷把这纬编工艺品卖到邻县或更远地区。在参观的过程中,据实践成员调查,随着时代的变迁,纬编工艺品并没有渐渐退出舞台成为历史,而是在新一代传承人与社会的宣传推动下,越发熠熠生辉,重现原有的光彩。所参观的纬编艺术,皆是东营市纬编基地最为有名、最具特色的纬编文化,实践团成员无不被这精湛的技法和工艺的璀璨魅力所折服。
在讲解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纬编基地是在政府地大力推动下建立而成的,群众所参观、记录的纬编工艺品,皆是出自李光祥老师之手,除此之外的一些纬编制成品,不仅来自于李老师手中,还来自于大量从事纬编工作的残障人士手中。纬编工艺与纬编基地在展现自己非凡的历史魅力的同时,也提供给了残障人士在社会中生存的庇护所,许多残障手艺人通过手工编织纬编艺术品来进行谋生,这使得作为非遗传统的纬编文化更具深度与内涵。
实践团成员表示,纬编手艺与纬编技术是需要传承人流传下去的非遗文化,是一项具有民俗风趣与韵味的属于民生的宝贵财富。今后,不论是纬编基地还是实践团,都将会积极宣传纬编工艺制作与纬编手艺,让这项非遗文化更具生命力,让更多人了解到这片纬编基地。
实践团:非遗书房
撰稿人:闫连珂
摄影:陈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