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春风拂柳”实践团:征途有色彩,传承有力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24

文化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价值,通过保护传承、创新利用,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为了传承优秀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振兴,7月24日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春风拂柳”实践团来到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柳子沟村,据传说是村南有一条东西向自然深沟,两旁长有编筐用柳条,故得名。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当地宣传牌

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宣传牌,认真阅读其中的内容:很久以前,村里惨遭旱灾,民不聊生,小儿为救年迈的奶奶,取自己一碗血水喂与奶奶,未有效果,痛苦无泪,感动天上的神灵,神灵的眼泪化作瓢泼大雨,解决旱灾,奶奶临终前的一滴眼泪化作一口水井,后人称这口水井为“诚孝井”。“诚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其核心在于对长辈的尊重与孝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与和谐相处。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柳子沟村的村民们继续传承“诚孝”文化,这不仅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还能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实践团成员走访当地“诚信井”

随后实践团成来到“诚孝井”,“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团队成员向当地居民讲述“饮水思源”的深刻内涵,即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那些为我们提供帮助与支持的人,同样,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乡村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前辈和乡亲,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保护。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一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吸引投资,推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民俗文化的商业化开发,如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民俗旅游线路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加村民的收入,更能够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提升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参与的格局。更重要的是,要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让民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乡村成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家园。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民俗文化不仅是乡村的根与魂,更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文化为纽带,以实践为桥梁,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

作者:徐梦滢 崔晓彤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
Baidu
map